中新网上海4月11日电 如今,乳腺癌已逐渐成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但三阴性乳腺癌5年内复发转移风险却依旧居高不下,被称为“最毒乳腺癌” 。
记者11日获悉,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领衔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最新成果表明,在传统化疗基础上联合卡培他滨的辅助化疗方案,可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提高至86.3%,有效降低复发风险41%。
这项研究历经8年努力,被誉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中国方案”,在全球肿瘤学顶尖杂志《Journal o fClinical Oncology》(《JCO》)在线发表。据悉,在《JCO》刊登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研究,此前未有报道。据透露,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国方案”未来有望写入治疗指南,成为全球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标准方案。
据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介绍,目前,化疗仍然是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是标准的治疗方案。但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徘徊在80%左右,已成为“瓶颈”。
是否能在传统化疗方案中,加入其他药物来提高疗效呢?邵志敏教授研究团队致力寻找这个“配方”。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李俊杰告诉记者,化疗药物——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疗效显著。研究团队设想可否在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中加上卡培他滨,进而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疗效。
2012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牵头、联合中国乳腺癌协作组开启了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三期、前瞻性的临床试验,旨在寻找这种潜在“配方”的有效性。
在长达8年的临床研究中,邵志敏教授团队在中国35家中心筛选出数百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传统方案,试验组方案显著提高患者5年无病生存:从80.4%提高到86.3%;降低复发风险41%,降低远处转移风险37%,并极大地改善了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
邵志敏教授透露,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研究团队已绘制出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基因图谱,目前,针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采用多基因组学技术予以分型治疗,治疗策略也将与本研究“携手”。邵志敏希望,今后相关研究在早期乳腺癌中获得更大突破。